月入3萬跟25萬的煩惱當然不同。煩惱的根源,我認為在於 #沒有選擇。
沒有選擇,又要生存,就只能依靠原始本錢:不是壓榨自己的勞力、犧牲自己的健康、就是拋棄自己的尊嚴。甚至,得要拿命去換。
一個沒日沒夜工作,月收入才勉強達到3萬的影視科畢業生,也夢想著有一天自己可以拍出網路瘋傳的短片。但一台中階相機得要兩個月不吃不喝才買得起,還不含鏡頭。
一個文采洋溢的中學生,不是沒想過靠文字維生。但他看爸媽月入三萬養活一家四口真的太辛苦,自己的喜好跟興趣只好先放一邊。「不是有人邊當醫生邊寫作嗎」這種話他不知聽了多少遍。
身為家中唯一經濟支柱的貨車司機,本來下班也打算跟喜歡的人牽牽手散散步。但跑車10幾個小時之後老闆問可不可以再出一班。他盤算著多一點加班費這個月應該可以ㄍㄧㄥ到三萬六。但漫漫長路眼睛實在忍不住闔上好幾次,清晨回家看到熟睡家人的感受,是「慶幸」多過於「小確幸」。
「除了社會階層不一樣之外,兩者的煩惱其實是一樣的。」我覺得對於社會底層的人來說,痛苦的來源之一在於:#你連定義何謂痛苦的權利都沒有:
當你把超商報廢的食物帶回家時;
當你在尋找可以提領百元鈔的提款機時;
當你在爲家人的醫藥費憂愁,或者刻意忽略自己身體的警訊,想說工作能多做一天是一天時;
看到充滿正能量的文章,你才發現,曾經那些紮紮實實關於生存的痛苦與掙扎,看在一些月收入遠超過3萬的人眼裡,原來只是庸人自擾。